每次在寫大陸成分表,心中都有許多感觸
雖然很麻煩,要把成分的組成比例拆解
看是多餘的動作,卻是必要的
讓我回想起總總
1.當初在買原料的時候,到底有多少很認真仔細去看一下這組成比例,及詳細資料
2.當在做商品開發時,很多時候,在急忙找"訴求"當下,也沒多餘時間做比較,樣品要了,可能隔天就買原料了....(這真的很不應該.....)
這幾年我一直在調整我自己的腳步,一直告訴我自己,一錠要強迫自己去研讀這些資訊
而不是傻傻的背中文化的廠商目錄,文字訴求給收買
甚至是早期,很多貿易商(原料商)甚至給不出原廠資料,甚至跟你說,你買了我再給你,以前不懂,傻傻被呼巄
現在如果被我遇到,馬上~他就會變成我的拒絕往來戶
憑什麼....我不能先看資料做比較
這好比你想買手機,業務跟你說,我不能告訴你他的詳細規格功能,你不知道他的功能與性能,買回家才能知道,這樣你願意買嗎??
哀...感觸一下
繼續自我檢討,索取PDS去.....................